胆石症的症状主要有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黄疸等,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调整、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胆石症可能与胆汁成分改变、胆道感染等因素有关,建议患者就医明确诊断后接受规范治疗。
1、右上腹疼痛胆石症患者常出现右上腹阵发性绞痛,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这种疼痛多由胆囊收缩时结石嵌顿在胆囊管或胆总管引起,进食油腻食物后容易诱发。疼痛发作时可采取屈膝侧卧位缓解,必要时需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等解痉止痛。若疼痛持续超过6小时或伴有发热,需警惕急性胆囊炎可能。
2、恶心呕吐约半数胆石症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尤其在进食高脂饮食后明显。这是由于胆道梗阻导致胆汁排泄受阻,影响脂肪消化吸收所致。症状较轻时可少量多次饮用温开水,避免进食油腻食物。若呕吐频繁可使用甲氧氯普胺片等止吐药物,同时需注意预防脱水。
3、黄疸当胆总管结石造成胆道完全梗阻时,患者会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等黄疸表现。这是由于胆汁无法排入肠道导致胆红素反流入血引起。此时需进行肝功能检查和影像学评估,可能需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或胆总管探查术。熊去氧胆酸胶囊等利胆药物可辅助治疗。
4、饮食调整胆石症患者应保持低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40克以内。可适量食用脱脂牛奶、清蒸鱼等低脂高蛋白食物,避免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规律进食有助于胆囊规律排空,减少结石形成风险。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可降低胆汁黏稠度。
5、手术治疗对于反复发作或有并发症的胆石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首选治疗方式。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1-2天即可恢复饮食。对于不能耐受手术者,可考虑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口服胆酸溶石。术后需定期复查腹部超声,监测有无结石复发。
胆石症患者应建立规律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和长时间空腹。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有助于促进排空。出现持续腹痛、发热、黄疸加重等情况需立即就医。术后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注意伤口护理,逐步恢复日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