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球形肠息肉可通过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外科手术切除、氩离子凝固术等方式治疗。半球形肠息肉通常由长期炎症刺激、遗传因素、不良饮食习惯、肠道菌群失衡等原因引起。
1、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适用于直径小于20毫米的息肉,通过内镜引导下电切圈套器完整切除。可能与慢性肠炎、长期便秘有关,表现为便血、腹痛。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美沙拉嗪、奥沙拉秦等药物。
2、内镜黏膜下剥离术适用于较大或扁平息肉,在内镜下逐层分离黏膜下层完整切除。可能与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高脂饮食有关,表现为腹泻、黏液便。可遵医嘱使用柳氮磺吡啶、酪酸梭菌活菌、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等药物。
3、外科手术切除适用于疑似癌变或内镜无法处理的息肉,需开腹或腹腔镜手术。可能与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有关,表现为体重下降、肠梗阻。术后需配合使用头孢曲松、甲硝唑、左氧氟沙星等抗生素。
4、氩离子凝固术适用于广基小息肉,通过氩气电离产生高温凝固息肉组织。可能与长期吸烟、低纤维饮食有关,表现为里急后重、排便习惯改变。可遵医嘱使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地衣芽孢杆菌活菌、乳酸菌素片等微生态制剂。
术后需保持低渣饮食,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肠镜监测复发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