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的膀胱灌注化疗应是药物能迅速在膀胱上皮内达到有效药物浓度,而全身吸收量少,毒副作用小。目前膀胱化疗药物分为两种:一种为生物制剂,包括卡介苗、干扰素等;另一类为化学药物,如:有丝裂霉素、阿霉素等。前者可以通过诱导机体的免疫功能,预防肿瘤的复发和浸润;后者可以延长肿瘤复发的时间。
有些化学药物对皮肤和阴茎有较强的刺激性,在进行膀胱灌注治疗时,要加强保护。膀胱灌注应在早晨进行,灌注前应排尿,药物注入膀胱后,应变换各种体位,如平卧、左侧卧、右侧卧、俯卧等,以使药物与膀胱的各个部位均能接触,以提高疗效。灌注后应让药物在膀胱内保留2小时,然后自然排出,并注意观察有无压痛、血尿等副反应。如果灌注后膀胱刺激症状比较明显,可以服用一些中药,如知柏地黄汤(丸)等。
男性膀胱炎患者在没有明显尿痛、发热等症状时通常可以同房,但存在严重尿路刺激症状或急性感染期时应避免。膀胱炎多由细菌感染引起,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灼痛,治疗期间需注意个人卫生及适度休息。
男性膀胱炎症状较轻时,适度同房一般不会加重病情。此时需确保双方清洁卫生,同房前后及时排尿有助于冲刷尿道。选择温和的性生活方式,避免过度刺激尿道口。使用安全套可降低交叉感染概率,事后注意补充水分促进代谢。若同房后出现不适加重,应立即停止并就医复查。
急性膀胱炎发作期间需禁止同房。此时尿道黏膜充血水肿,性行为可能加重尿路机械性损伤。伴随发热、血尿或脓尿时,同房可能导致病原体上行感染至肾脏。治疗期间服用抗生素者,药物浓度不足时同房易诱发耐药性。合并前列腺炎等并发症时,性活动会延缓康复进程。
膀胱炎患者日常应保持每日2000毫升以上饮水量,避免憋尿及久坐。饮食需限制酒精、辛辣食物摄入,推荐食用西蓝花、蔓越莓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治疗期间建议穿着宽松棉质内裤,定期更换床品。若症状反复发作或伴随腰疼发热,须及时进行尿培养及泌尿系统超声检查。伴侣有尿路感染症状时应共同治疗,防止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