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要的是不仅要降低眼压,而且要改善微循环,改善眼部供血。因此多食用富含维生素A、B、C、E等抗氧化物食品是有好处的。它们能够维持正常的代谢过程。蔬菜、水果、粗粮、植物油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2.情绪不要急躁!对生活中的不如意要保持乐观,不要因此而影响情绪。情绪激动会引起动脉血压升高,从而导致眼压升高。
3.多活动。如果您的工作整天都是坐着,应该在上班前一小时和下班后一小时到外面散散步,因为缺氧会对血管造成损害。青光眼就是血管出现异常的表现。
4.业余时间多与朋友交往、多散步,这比坐在家中看电视一直看到深夜要好。看一部好的影片最多1.5个小时。晚上看电视,最多不超过3小时。
5.看电视时要打开大灯。在黑暗中看电视,瞳孔会放大,眼部润滑液也会减少。
6.一天24小时内摄入1~1.5升水就够了。饮水过多会出现水肿,引起动脉血压升高。不要吃易渴的食物。要尽量避免喝浓咖啡和茶。饮酒绝对不能过量,否则会对血管造成刺激。
7.饮食结构非常重要。肉类食物以煮牛肉最好。配菜可以用白菜。其他蔬菜也挺好:煮甜菜、新鲜或煮过的胡萝卜、黄瓜、西红柿,加上切得很细的芹菜、茴香和少量植物油。只能吃煮鸡蛋,每周最多3个。
8.不要干重体力活。不要过分用力,因为您的血管本来就很脆弱。只要有一个细小的血管破裂,就会导致失明。要尽量避免便秘。不要低着头做事,血涌上头对青光眼患者有害。
欢迎点击访问飞华健康网青光眼专题http://www.fh21.com.cn/wgk/yk/qgy/
白内障与青光眼是两种不同的眼部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变部位和发病机制。白内障是晶状体混浊导致的视力下降,青光眼则是眼压升高引起的视神经损伤。两者在症状表现、治疗方式和预后方面均有明显差异。
1、病变部位白内障的病变发生在眼球内的晶状体,该结构原本透明,负责调节光线折射。当晶状体蛋白质变性时,会出现渐进性混浊,表现为视力模糊、眩光敏感等症状。青光眼的病变核心在视神经乳头,由于房水循环障碍导致眼压异常升高,对视神经纤维产生机械压迫和缺血性损伤。
2、症状特征白内障患者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视力减退,看东西如同隔着一层毛玻璃,可能伴有复视或色觉改变。青光眼急性发作时会出现剧烈眼痛、头痛、恶心呕吐,慢性期则表现为周边视野缺损,晚期可能失明。部分开角型青光眼早期无明显症状。
3、发病机制白内障主要与年龄增长、紫外线暴露、糖尿病等因素相关,属于退行性改变。青光眼的发病涉及房水排出通道阻塞,分为原发性开角型、闭角型等类型,具有家族遗传倾向。眼外伤、炎症等也可能继发青光眼。
4、诊断方法白内障通过裂隙灯检查可直接观察到晶状体混浊程度,视力检测显示矫正视力下降。青光眼诊断需结合眼压测量、眼底视神经评估、视野检查等,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可检测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变化。
5、治疗手段白内障成熟后可通过超声乳化吸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恢复视力。青光眼治疗以降低眼压为目标,常用药物有马来酸噻吗洛尔滴眼液、布林佐胺滴眼液等,激光小梁成形术或滤过手术适用于药物控制不佳者。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眼科检查,监测眼压和眼底状况。白内障患者应避免强光直射,青光眼高危人群需限制一次性大量饮水。保持规律作息,控制血糖血压,佩戴防紫外线眼镜有助于眼部健康。出现视力骤降、眼胀痛等症状应及时就诊,避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