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个人都有智齿,智齿的生长存在个体差异。
智齿是人类第三磨牙,通常在17-25岁萌出。由于现代人颌骨发育较小,约35%的人先天缺失部分或全部智齿。这类人群颌骨空间不足,智齿牙胚未形成,属于正常生理变异。未长智齿者无须特殊处理,但需定期口腔检查排除其他牙齿异常。
约65%的人会生长1-4颗智齿,其中多数存在萌出异常。阻生智齿可能引发冠周炎、邻牙龋坏或牙列拥挤。若出现反复肿痛、张口受限或牙齿移位,需拍摄曲面断层片评估拔除指征。妊娠期、高血压未控制或凝血功能障碍者需暂缓手术,待身体状况稳定后处理。
无论是否生长智齿,均应保持每日两次巴氏刷牙法清洁,使用牙线清理磨牙区。每年进行一次口腔全景X光检查,早期发现埋伏智齿或囊肿。对于正畸治疗患者,建议在18岁前评估智齿发育情况,必要时预防性拔除以减少复发风险。
智齿发炎期间一般不建议立即拔牙,需先控制炎症后再评估拔除时机。智齿冠周炎急性期拔牙可能加重感染风险,但若形成脓肿或反复感染则需在抗感染后尽快拔除。
智齿发炎多由阻生或萌出不全导致食物残渣滞留引发冠周炎,表现为牙龈红肿、张口受限、放射性疼痛等症状。急性炎症期拔牙可能导致细菌扩散,增加干槽症或颌面部间隙感染概率。临床通常建议先使用头孢克洛胶囊联合甲硝唑片控制感染,配合复方氯己定含漱液局部消炎,待红肿消退后再行拔牙手术。对于存在颌骨囊肿、邻牙龋坏或反复发作的智齿,即使处于炎症期也可能在静脉抗生素保护下急诊拔除。
特殊情况下如形成冠周脓肿或引发颌面部蜂窝织炎时,需先进行脓肿切开引流,静脉输注注射用头孢呋辛钠和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待全身症状缓解后48小时内完成拔牙。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更需严格把握拔牙时机,避免感染扩散引发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智齿发炎期间应保持口腔清洁,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患处周围,避免进食辛辣刺激食物。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但不可替代抗感染治疗。建议尽早就诊口腔外科,通过曲面断层片评估智齿位置及炎症范围,由医生制定个体化的抗炎与拔牙方案。术后需按医嘱使用康复新液含漱促进创面愈合,定期复查确保无感染征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