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不一定需要排出,具体处理方式需根据结石大小、位置及症状决定。肾结石的处理方法主要有观察等待、药物排石、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经皮肾镜取石等。
体积较小的结石通常可自行排出,直径小于5毫米的结石有较高概率通过尿液自然排出,此时医生可能建议多饮水、适当运动促进排石,并开具坦索罗辛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栓等药物缓解输尿管痉挛和疼痛。若结石直径在5-10毫米之间,但位于输尿管上段且未引起严重梗阻或感染,可采用枸橼酸氢钾钠颗粒等药物辅助溶石排石,配合体外物理振动排石机治疗。
当结石直径超过10毫米或引起持续腰痛、血尿、反复尿路感染、肾功能损害时,则需积极干预。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肾盂或上段输尿管结石,而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对中下段输尿管结石更有效。复杂性肾结石或鹿角形结石可能需要经皮肾镜取石术,该术式通过背部小切口建立通道直接粉碎并取出结石。特殊成分的尿酸结石可通过服用别嘌醇片配合碱化尿液溶解。
无论采取何种处理方式,每日饮水量应维持在2000-3000毫升,避免高草酸食物如菠菜、浓茶,限制钠盐和动物蛋白摄入。定期复查泌尿系超声监测结石变化,突发剧烈腰痛伴恶心呕吐时应及时就医。结石成分分析可指导针对性预防,复发性结石患者需排查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代谢性疾病。
深龋齿不一定需要根管治疗,需根据龋坏程度和牙髓状态决定。
深龋齿若未累及牙髓且无自发痛症状,可通过去腐充填治疗修复。此时牙髓仍具有活力,清除龋坏组织后使用玻璃离子水门汀或复合树脂直接充填即可。若龋洞较深但未露髓,可先采用氢氧化钙垫底保护牙髓,再行常规充填。这类情况通过定期复查观察牙髓状态,多数能避免根管治疗。
当龋坏导致牙髓暴露或引发不可复性牙髓炎时,则需进行根管治疗。患者通常存在冷热刺激持续性疼痛、夜间自发痛或咬合痛等症状,X线片可能显示根尖周低密度影。此时需彻底清除感染牙髓,使用根管预备器械扩大清理根管,配合次氯酸钠冲洗消毒,最后用牙胶尖充填根管。若根尖周病变严重,还需配合根管内封药控制感染。
深龋患者应避免冷热刺激,使用含氟牙膏维护口腔卫生,并每半年进行专业口腔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