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盂肾炎治疗方法分类
发布于 2016/03/21 17:38
发布于 2016/03/21 17:38
肾盂肾炎为尿路感染的常见病。由致病菌感染直接引起的肾盂、肾盏和肾实质的炎症。尿路感染包括上尿路感染(肾盂肾炎)与下尿路感染(尿道炎、膀胱炎),后者可单独存在,而肾盂肾炎一般都伴有下尿路感染。
目的在于缓解症状,防止复发,减少肾实质的损害。鼓励患者多饮水,勤排尿,勿憋尿,以降低髓质渗透压,提高机体吞噬细胞功能,冲洗掉膀胱内的细菌。有发热等全身感染症状应卧床休息。
1.急性肾盂肾炎
引起尿路感染的主要细菌是革兰阴性菌,其中以大肠杆菌为主。
新生儿、婴儿和5岁以下的幼儿急性肾盂肾炎多数伴有尿道畸形和功能障碍,故不易根除,但有些功能障碍如膀胱输尿管反流可随年龄增长而消失。一次性或多次尿路感染在肾组织中形成局灶性瘢痕,甚至影响肾发育,近年来主张用药前尽可能先做中段尿细菌培养,停药后第2、4、6周应复查尿培养,以期及时发现和处理。
2.慢性肾盂肾炎
急性发作者按急性肾盂肾炎治疗,反复发作者应通过尿细菌培养确定菌型,明确此次再发是复发或重新感染。
(1)复发指治疗后菌株转阴性,但在停药后的6周内再发,且致病菌和先前感染的完全相同。复发的常见原因有:①尿路解剖上或功能上异常,引起尿流不畅。可通过静脉肾盂造影或逆行肾盂造影以明确之,如有明显解剖异常情况存在,需手术加以纠正。
(2)再感染指菌尿转阴后,另一种与先前不同的致病菌侵入尿路引起的感染,一般在菌尿转阴6周后再发。妇女的尿路感染再发,85%是重新感染,可按首次发作的治疗方法处理,并叮嘱患者重视尿路感染的预防。
上一篇 : 中医教你十大养肾秘方
下一篇 : 肾盂肾炎的诊断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