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原因有哪几类呢

发布于 2025/06/22 08:00

产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以及子宫内翻等。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需及时识别病因并干预。

1、子宫收缩乏力

子宫收缩乏力是产后出血最常见原因,约占70%。分娩后子宫肌纤维收缩可压迫血管止血,若存在多胎妊娠、羊水过多、产程延长等情况,子宫肌纤维过度拉伸会导致收缩力下降。临床表现为宫底升高、子宫质软,可通过按摩子宫、使用缩宫素等促进宫缩。

2、胎盘因素

胎盘滞留、胎盘植入或胎盘部分残留均可导致出血。胎盘剥离面血窦开放若未及时闭合,出血量可达500毫升以上。需通过人工剥离胎盘、清宫术或子宫动脉栓塞处理,完全性胎盘植入可能需子宫切除术。

3、软产道损伤

急产、巨大儿分娩或手术助产可能造成宫颈裂伤、阴道壁血肿或会阴严重撕裂。出血呈鲜红色且持续,与宫缩无关。需立即缝合止血,深部血肿需切开引流,严重者需输血纠正贫血。

4、凝血功能障碍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或羊水栓塞可能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表现为全身多部位出血且血液不凝。需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或血小板,同时治疗原发病。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者需提前备血。

5、子宫内翻

罕见但凶险,多因不当牵拉脐带或按压宫底导致子宫内陷,伴随剧烈腹痛和休克。需立即手法复位或手术矫正,延迟处理可能引起子宫坏死或感染。产后需加强监护预防再次出血。

产后出血预防需从产前开始,定期产检筛查高危因素,分娩时控制胎儿体重和产程进度。产后2小时需密切观察出血量、生命体征及宫缩情况,早期哺乳有助于促进宫缩。出现头晕、心悸等贫血症状或卫生巾浸透速度加快时,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恢复期注意补充铁剂和优质蛋白,避免剧烈活动,6周内禁止性生活及盆浴以降低感染风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产后出血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