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包括哪些

发布于 2025/06/14 15:18

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凝血功能障碍及子宫内翻。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需及时识别和处理。

1、子宫收缩乏力:

产后子宫肌纤维不能有效收缩压迫血管,是产后出血最常见原因。可能与产程延长、多胎妊娠、羊水过多等使子宫过度扩张有关,也可能由全身麻醉、使用硫酸镁等药物抑制宫缩导致。表现为子宫轮廓不清、质地柔软,阴道流血呈暗红色且伴有血块。

2、胎盘因素:

胎盘滞留、胎盘植入或胎盘部分残留均可引起出血。胎盘剥离不全多因宫缩乏力或第三产程处理不当所致,完全植入性胎盘则与子宫内膜损伤有关。出血常发生在胎盘娩出后,血液持续涌出且伴随子宫底升高。

3、软产道损伤:

急产、巨大儿分娩或手术助产可能导致宫颈裂伤、阴道壁血肿或会阴严重撕裂。出血特点为胎儿娩出后立即出现鲜红色血液,子宫收缩良好但出血持续,需通过阴道检查明确损伤部位。

4、凝血功能障碍:

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重度子痫前期或羊水栓塞等可引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表现为全身多部位出血倾向,阴道流血不凝固,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小板减少、纤维蛋白原降低及D-二聚体升高。

5、子宫内翻:

罕见但危急,多因脐带过短牵拉或宫底加压不当导致子宫内面向外翻出。突发剧烈腹痛伴休克样表现,阴道口可见暗红色球状物脱出,需立即手法复位。

产后出血预防需重视产前贫血纠正和高危因素筛查,分娩时规范处理第三产程。产后2小时内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宫缩及出血量,早期发现异常及时干预。建议产妇分娩后保持会阴清洁,按医嘱服用铁剂补充造血原料,6周内避免剧烈运动促进子宫复旧。出现头晕心悸、恶露异常增多或发热等症状需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产后出血专区推荐

专家推荐

相关推荐

更多精彩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