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深覆合可通过佩戴矫治器、正颌手术等方式矫正。深覆合通常由遗传因素、不良口腔习惯、牙齿排列异常、颌骨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表现为上前牙过度覆盖下前牙、咬合过深等症状。
1、佩戴矫治器
固定矫治器如金属托槽或陶瓷托槽可通过持续施加压力调整牙齿位置,适用于轻中度深覆合。活动矫治器如隐形牙套适合对美观要求较高的患者,需每日佩戴20小时以上。功能性矫治器可引导颌骨发育,常用于青少年骨性深覆合早期干预。矫正过程中需定期复诊调整力度,配合使用橡皮筋辅助牵引。矫正周期通常需要1-3年,矫正后需长期佩戴保持器防止复发。
2、正颌手术
严重骨性深覆合需配合正颌手术矫正颌骨位置,常见术式包括上颌骨LeFortI型截骨术和下颌骨矢状劈开术。手术前需进行1-2年术前正畸排齐牙齿,术后再配合精细调整咬合关系。手术在全麻下进行,通过截骨重新定位颌骨改善咬合功能。术后需颌间固定4-6周,恢复期可能出现肿胀、疼痛等反应。手术矫正效果稳定但存在神经损伤、感染等风险,需严格评估适应证。
3、肌功能训练
针对不良舌习惯或口呼吸导致的深覆合,可进行舌位训练、唇肌训练等肌功能疗法。常用方法包括舌尖顶腭训练、吹气球练习、抿唇保持等,每天重复进行多次。儿童患者配合肌功能矫治器效果更佳,如前庭盾、舌挡等装置。训练需持续3-6个月形成肌肉记忆,同时纠正吮指、咬唇等不良习惯。早期干预可避免颌骨发育异常加重。
4、调磨咬合
对于个别牙齿早接触导致的深覆合,可通过选择性调磨降低牙尖高度改善咬合。操作需在咬合纸标记下精确磨除0.2-0.3毫米釉质,避免过度调磨引发牙本质敏感。调磨后需抛光处理防止龋齿发生,严重磨耗病例需配合树脂充填恢复咬合高度。该方法适用于轻度深覆合且牙列基本整齐的患者,效果立即可见但改善程度有限。
5、修复治疗
成年患者伴严重牙体缺损时,可采用全冠修复或贴面恢复牙齿正常形态。前牙区常用全瓷冠或瓷贴面增加临床牙冠长度,后牙区通过高嵌体或冠修复重建咬合关系。修复前需进行完善根管治疗或桩核加固,设计需考虑生物学宽度和牙龈美学。该方法可与正畸联合应用,既能改善深覆合又能解决牙齿缺损问题。
深覆合矫正期间需保持口腔卫生,使用正畸专用牙刷清洁托槽周围,配合冲牙器清除食物残渣。避免啃咬硬物防止矫治器脱落,定期复查及时调整矫治方案。矫正后需严格佩戴保持器,前半年全天佩戴,之后逐渐改为夜间佩戴。日常注意纠正不良口腔姿势,保持舌尖自然顶住上腭前部的正确位置。若出现颞下颌关节不适或咬合异常应及时复诊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