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打上石膏仍然可能会感到疼痛,这通常与骨折本身、石膏固定压力、肿胀等因素有关。具体原因包括骨折愈合的自然过程、石膏固定后软组织的压迫以及可能存在的炎症反应。解决疼痛问题需要了解原因,并通过合理用药、正确护理和及时就医等手段处理。
1、骨折后疼痛的原因
骨折后疼痛是因为骨折区域的损伤和炎症反应尚未完全恢复。骨折修复需要7-12周,早期会出现组织撕裂、出血、水肿等问题,这会导致持续疼痛。同时,石膏固定后,可能因为石膏边缘的压迫刺激或肿胀引起额外的不适感。如果石膏固定不当过松或过紧,也可能导致疼痛加剧,甚至引起血液循环障碍。
2、如何缓解骨折后打石膏引发的疼痛
① 用药缓解:遵循医生建议服用非处方止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缓解疼痛及炎症。如果疼痛剧烈持续,可能需要短期使用处方药物。
② 骨折部位护理:保持患肢抬高至心脏水平,减少肿胀;固定后24-72小时内,每隔2-3小时冰敷15-20分钟,有助于缓解痛感和炎症。
③ 正确使用石膏:定期检查石膏是否合适,避免过紧导致血液循环受阻。如果出现异常胀痛、麻木或石膏有破损,应立即联系医生调整。
3、疼痛持续或异常需警惕
如果疼痛超过预期范围,如突然加剧或伴随其他异常如发热、石膏下组织发红化脓等,可能提示感染、肌肉或血管受压迫等问题,需尽快就医。注意石膏不可潮湿或外力撞击,否则可能影响固定效果,引发新疼痛。
尽管骨折后打石膏可能伴随疼痛,但通过适当的用药、正确护理和及时处理,不适通常能得到缓解。如果疼痛严重或持续时间过长,务必尽快咨询骨科获取进一步的专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