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疮性肾炎的症状包括水肿、尿液异常如血尿、蛋白尿、高血压以及肾功能减退。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并接受规范治疗,以避免病情加重。
1、水肿
狼疮性肾炎患者常出现面部、下肢甚至全身性水肿。这是由于肾脏过滤功能受损,导致体内水分和钠潴留所致。水肿通常是病情加重的重要警示,尤其当晨起时眼睑或下肢浮肿明显,应当引起重视。处理水肿时,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减少盐分摄入或服用利尿药,如呋塞米、托拉塞米、氢氯噻嗪等。这些药物可以有效缓解水肿,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尿液异常
尿液异常是狼疮性肾炎的典型表现,包括血尿、蛋白尿以及泡沫尿。血尿可能是显微镜下的隐性血尿,也可能为肉眼可见的红色尿液。蛋白尿则可能伴随尿液中产生大量泡沫,这是肾小球损伤的结果。为明确诊断,医生可能会建议通过尿液分析、尿蛋白定量及尿沉渣检查等手段检测异常。CT或者肾穿刺活检也可能用于更深入的评估。
3、高血压
由于肾功能受损,狼疮性肾炎患者容易出现高血压。血压升高不仅会加重肾脏损伤,还可能引发心血管并发症。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压水平,并在早期通过降压药物控制。常用药物包括ACE抑制剂如贝那普利、ARB类药物如坎地沙坦和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结合低盐饮食以及适量运动也有助于血压的控制。
4、肾功能减退
当肾脏持续受到炎症破坏时,患者可能出现乏力、恶心、食欲下降等慢性肾功能不全症状。在确诊狼疮性肾炎后,患者需根据病情接受及时治疗,如应用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免疫抑制剂如吗替麦考酚酯、环磷酰胺等药物。这些治疗目的是控制炎症,保护剩余的肾功能。在急性发作时,还可能需要短期的血液透析来帮助清除体内毒素。
狼疮性肾炎的症状多样且进展迅速,患者需警惕身体的异常信号,定期检查肾功能并与医生密切配合治疗,以延缓病情发展并改善生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