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型和2型糖尿病在病因、发病机制、症状及治疗上存在显著差异。1型糖尿病通常由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β细胞引起,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2型糖尿病则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有关,多与遗传、肥胖等因素相关。1型糖尿病多见于青少年,起病急,典型症状为多饮、多尿、体重下降;2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起病隐匿,常伴有肥胖、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表现。治疗上,1型糖尿病需依赖胰岛素注射,2型糖尿病可通过口服降糖药、生活方式干预及必要时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
1、病因:1型糖尿病主要由自身免疫反应导致胰岛β细胞破坏,胰岛素分泌绝对不足;2型糖尿病则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有关,多与遗传、肥胖、缺乏运动等因素相关。
2、发病年龄:1型糖尿病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起病急,症状明显;2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起病隐匿,常伴随肥胖和代谢综合征。
3、症状:1型糖尿病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尿、体重下降和疲劳;2型糖尿病症状较轻,可能表现为多饮、多尿,但常伴有肥胖、高血压和高血脂等代谢异常。
4、治疗:1型糖尿病需终身依赖胰岛素注射,如速效胰岛素、中效胰岛素和长效胰岛素;2型糖尿病可通过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和DPP-4抑制剂,以及生活方式干预控制血糖,必要时使用胰岛素治疗。
5、并发症:1型糖尿病易发生酮症酸中毒,需密切监测血糖;2型糖尿病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需综合管理血糖、血压和血脂。
糖尿病患者需注意饮食控制,选择低糖、低脂、高纤维食物,如全谷物、蔬菜和瘦肉;适量运动如步行、游泳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定期监测血糖,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