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临床以高热、皮疹、头痛、肌肉和骨关节疼痛等为主要表现。其病程可分为三期,即潜伏期、初期、极期。1、潜伏期:通常为5-9天,患者可出现发热、乏力、头痛等症状,但无明显体征;2、初期:一般持续3-7天,患者体温可达39℃以上,同时伴有剧烈头痛、肌肉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此时皮肤会出现充血性斑丘疹或麻疹样皮疹,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淋巴结肿大;3、极期:此期症状较重,体温可高达40℃以上,并且伴随大量出汗,严重者甚至会出现休克。还可出现出血倾向,如鼻出血、牙龈出血等。如果怀疑自己感染了登革热病毒,建议及时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确诊后需要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如磷酸奥司他韦颗粒等。若出现高热不退的情况,则需遵医嘱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退烧药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