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症状通常在发病后第3至5天最为严重,是否需要输液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脱水程度决定。治疗方式包括抗病毒药物、退烧药物、补液治疗和休息。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咽痛、肌肉疼痛等。发病初期症状较轻,随着病毒在体内复制,症状逐渐加重,通常在发病后第3至5天达到高峰。发热可能持续3至5天,伴有明显的全身不适和乏力。对于轻症患者,口服抗病毒药物如奥司他韦、帕拉米韦和扎那米韦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退烧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和萘普生可以缓解发热和疼痛。补液治疗适用于脱水严重的患者,通过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液补充体液。严重病例如持续高烧、呼吸困难或脱水严重,需及时就医进行静脉输液。患者应多休息,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劳累。甲流症状在发病后第3至5天最为严重,治疗需根据病情选择抗病毒药物、退烧药物和补液治疗,严重病例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