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荨麻疹通常需要通过抗组胺药物、免疫调节药物或针对病因的治疗药物来缓解症状及控制病情,具体用药需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和个体情况确定,同时搭配良好的生活方式有助于预防反复发作。
1、抗组胺药物
抗组胺药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首选药物,用于缓解瘙痒和减少风团生成。常见的第二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和非索非那定。相比第一代药物,第二代抗组胺药副作用较小,不容易引起嗜睡。如果效果不理想,医生可能建议增加剂量至常规量的4倍需严格遵医嘱进行。若仍不能缓解,可以尝试联合使用其他类别的抗组胺药。
2、免疫调节药物
对于用常规抗组胺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免疫调节药,如单克隆抗体奥马珠单抗。这是一种针对免疫机制的靶向治疗方案,通过阻断免疫细胞表面的IgE受体减少过敏反应。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也可能短期用于急性加重期,但由于长期副作用较多,不建议长期依赖。
3、针对病因治疗药物
如果慢性荨麻疹与特定诱因相关,例如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或饮食过敏,应针对这些病因进行治疗。比如,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时,可根据检测结果使用抗生素治疗;在自身免疫相关性荨麻疹中,可考虑免疫抑制剂如环孢素。
4、生活方式与辅助措施
药物治疗外,还需改善生活习惯。如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如特定食物、药物或环境刺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减少精神压力。饮食上可以多摄取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如橙子、坚果,这些有助于抗氧化与抗过敏。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复杂的疾病,治疗方法需结合个体情况,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的改善综合管理,建议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制定详细治疗策略,尽量减少反复发作并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