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纹肌溶解症是指骨骼肌细胞损伤后肌红蛋白等物质释放入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可能由剧烈运动、挤压伤、药物毒性、代谢紊乱、遗传性疾病等因素引起。
1、剧烈运动长时间高强度运动可能导致肌肉缺血缺氧,细胞膜完整性破坏。常见于马拉松、军事训练等场景,典型表现为肌肉疼痛、尿色加深。需立即停止运动并补充电解质溶液,严重时需静脉水化治疗。
2、挤压伤地震或交通事故等外力压迫使肌肉组织坏死,通常伴随创伤性休克。伤后6小时内可能出现肌红蛋白尿,需尽快解除压迫并碱化尿液,监测肾功能变化。
3、药物毒性他汀类降脂药、抗精神病药等可能干扰肌细胞代谢。临床可见渐进性肌无力伴肌酸激酶升高,停药后多数症状可逆,必要时需血液净化治疗。
4、代谢紊乱低钾血症或甲状腺功能减退可导致细胞能量代谢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对称性近端肌无力,纠正原发病后肌酶逐渐恢复正常水平。
5、遗传性疾病糖原累积病或线粒体肌病等先天缺陷可反复诱发肌溶解,儿童期即出现运动不耐受,需基因检测确诊并避免诱发因素。
日常需避免突然进行超负荷运动,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高温环境下作业应增加休息频次,服用可能引起肌损伤的药物期间需定期监测肌酸激酶。出现肌肉持续疼痛、尿色异常时应立即就医,延误治疗可能引发急性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