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小儿肾病科

尿裤子和尿床是小儿遗尿吗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谢江强
谢江强 副主任医师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小儿遗尿的原因有哪些

小儿遗尿可能由遗传因素、膀胱功能发育迟缓、心理因素、尿路感染、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等原因引起。遗尿通常表现为睡眠中不自主排尿,可能伴随尿频、尿急等症状。

1、遗传因素

父母有遗尿病史的儿童发生遗尿的概率较高。这类遗尿多与基因调控的膀胱功能发育相关,通常表现为夜间尿床频率较高但无其他泌尿系统症状。建议家长记录排尿日记帮助医生评估,避免过度责备加重儿童心理负担。临床可能使用醋酸去氨加压素片等药物调节尿液浓缩功能。

2、膀胱功能发育迟缓

控制排尿的神经肌肉系统未成熟可导致功能性膀胱容量减小。这类儿童白天可能出现尿急、尿失禁,夜间排尿次数超过两次。可通过膀胱训练如定时排尿、延迟排尿等方法改善,必要时使用奥昔布宁片等药物缓解膀胱过度活动。

3、心理因素

家庭变故、入学适应等应激事件可能引发暂时性遗尿。患儿常伴有焦虑、自卑等情绪,排尿行为多与压力事件发生时间吻合。需家长保持耐心,建立奖励机制,严重时需心理干预。合并情绪障碍者可短期使用盐酸丙米嗪片辅助治疗。

4、尿路感染

细菌感染引起的膀胱刺激征可导致急迫性尿失禁,常见发热、排尿疼痛等症状。需进行尿常规检查确诊,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治疗。感染控制后遗尿症状多能缓解,反复发作者需排查泌尿系统畸形。

5、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

夜间血管加压素分泌不足会导致多尿,常见于深度睡眠期排尿量大的儿童。可通过限水、闹铃唤醒等行为干预改善,中重度患者需使用醋酸去氨加压素喷雾剂调节尿液渗透压。需监测血钠水平防止低钠血症。

家长应帮助儿童建立规律饮水排尿习惯,晚餐后限制液体摄入,睡前排空膀胱。使用防水床垫保护寝具,避免因尿床惩罚孩子。记录遗尿频率和诱因有助于医生判断病因。若6岁以上每周遗尿超过两次,或伴随排尿疼痛、尿色异常等症状,需及时就诊儿科或泌尿外科排查器质性疾病。白天可进行憋尿训练增强膀胱容量,但单次训练时间不宜超过10分钟。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痴呆 痤疮 疟疾 虹膜囊肿 输尿管炎 巩膜葡萄肿 颅骨骨髓炎 硫化氢中毒 多形性脂肪瘤 疱疹样脓疱病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