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息肉术后需注意创面护理、饮食调整、活动限制、药物管理和复查随访。术后护理措施主要有创面观察、饮食过渡、适度活动、用药指导和定期复查。
一、创面观察术后24小时内需密切观察有无呕血、黑便或剧烈腹痛,警惕迟发性出血或穿孔。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后的创面通常需要7-10天愈合,期间避免增加腹压动作。若出现发热超过38度或持续腹胀需立即就医。
二、饮食过渡术后6小时禁食后从温凉流食开始,逐步过渡到半流质、软食,2周内避免辛辣刺激及粗硬食物。推荐米汤、蒸蛋等低渣饮食,每日分5-6次少量进食。术后1个月内禁止饮酒、浓茶等刺激性饮品。
三、适度活动术后3天内以卧床休息为主,1周内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腹腔镜手术患者需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可进行踝泵运动。2周后根据恢复情况逐渐增加活动量,但3个月内避免高强度体育锻炼。
四、用药指导需严格遵医嘱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肠溶片、止血药物如氨甲环酸片。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需按医生建议暂停或调整。出现感染征象时需使用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不可自行增减药量。
五、定期复查术后3-6个月需进行首次胃镜或肠镜复查,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需缩短至1-3个月。复查前做好肠道准备,携带既往病理报告。多发息肉或家族史患者应建立长期随访计划,必要时进行基因检测。
胃肠息肉术后恢复期需保持规律作息,每日记录排便情况及体重变化。饮食上可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促进组织修复,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术后2周内避免泡澡、游泳等可能污染创面的行为,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出现异常症状时应保留排泄物样本并及时联系主治医师,定期复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复发或新发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