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兴胜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乳腺癌术前化疗可通过降低肿瘤分期、缩小病灶体积、杀灭微小转移灶等方式提高手术成功率。乳腺癌术前化疗通常由肿瘤体积较大、淋巴结转移风险高、激素受体阴性等因素决定。
化疗能使肿瘤体积缩小30%-90%,部分患者甚至达到病理完全缓解,将原本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乳腺癌转化为可根治性切除状态。紫杉醇、表柔比星、环磷酰胺是常用化疗方案,可破坏癌细胞DNA结构抑制增殖。
术前化疗可作为药物敏感性"活体检测",术后病理评估可直观显示癌细胞对药物的反应程度。化疗后肿瘤退缩比例与患者长期生存率呈正相关,反应良好者5年生存率可提升15%-20%。
乳腺癌确诊时约30%患者已存在影像学不能发现的微转移灶。术前全身化疗能早期清除循环肿瘤细胞,减少术后复发风险。研究显示新辅助化疗可使腋窝淋巴结转移率下降40%。
对于肿块较大但希望保乳的患者,化疗后约60%可实现肿瘤缩小至保乳手术标准。乳房保留率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直接相关,需联合超声、MRI等多模评估肿瘤边界。
化疗后未达病理完全缓解者,术后可能需要强化辅助治疗。三阴性乳腺癌患者若新辅助化疗后仍有残留,可考虑卡培他滨维持治疗或PD-1抑制剂等免疫治疗方案。
新辅助化疗期间需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每周进行体重管理。推荐高蛋白饮食如鸡蛋、鱼肉、大豆,配合适度有氧运动维持体能。化疗后2-4周是手术最佳时间窗,需提前与外科团队确定手术方案。术后病理报告需重点观察肿瘤退缩分级和切缘状态,该结果将直接影响放疗指征和内分泌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