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泌尿外科
上完小便纸上有血可能是由尿路感染、泌尿系统结石、膀胱炎、尿道损伤或妇科疾病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尿常规检查、B超检查、药物治疗等方式明确诊断并干预。建议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尿路感染可能导致小便后纸上有血,通常与细菌侵入尿道有关,可能伴随尿频、尿急等症状。治疗需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抗生素,同时增加水分摄入帮助冲刷尿道。日常需注意会阴清洁,避免憋尿。
肾结石或输尿管结石移动时可能划伤黏膜,导致血尿,常伴有腰部绞痛。可通过体外冲击波碎石或输尿管镜取石术治疗,药物可选排石颗粒、双氯芬酸钠栓缓解症状。建议减少高草酸食物摄入,如菠菜、浓茶等。
膀胱黏膜炎症可引起血尿,多见于女性,与憋尿或免疫力下降相关。症状包括下腹坠胀感,治疗需用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热淋清颗粒等药物,配合局部热敷。日常应避免久坐,每2小时排尿一次。
剧烈运动或器械检查可能导致尿道微小裂伤,表现为擦拭带血。轻度损伤可通过多饮水自愈,严重时需用头孢地尼胶囊预防感染。建议暂停性生活,穿宽松棉质内裤减少摩擦。
女性月经残留、宫颈炎或子宫内膜异位症可能误认为尿血。需妇科检查鉴别,若确诊为炎症可选用保妇康栓、坤复康胶囊等药物。经期避免使用卫生棉条,定期进行宫颈癌筛查。
出现血尿后应记录出血频率和伴随症状,避免摄入辛辣刺激食物。女性排尿后擦拭需从前向后,男性需清洁包皮垢。无论症状轻重均建议48小时内就诊泌尿外科或妇科,完善尿常规和影像学检查。未明确病因前禁止自行服用止血药物,以免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