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肉起泡了怎么办

5530次浏览

李胜锋 主治医师

李胜锋主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口腔科学

牙肉起泡可通过保持口腔卫生、使用漱口水、局部冷敷、遵医嘱用药、就医治疗等方式处理。牙肉起泡可能与口腔溃疡、疱疹性龈口炎、创伤性血疱、黏液腺囊肿、天疱疮等原因有关。

1、保持口腔卫生

每日使用软毛牙刷清洁牙齿及牙龈,避免用力刷牙刺激患处。餐后用温盐水漱口帮助减少细菌滋生,水温控制在40摄氏度以下。避免食用过硬、过烫或辛辣食物,防止对起泡部位造成二次损伤。可选择含氟牙膏辅助预防感染。

2、使用漱口水

选用含氯己定或聚维酮碘的医用漱口水,每日漱口2-3次,每次含漱30秒。这类漱口水能抑制口腔致病菌繁殖,减轻局部炎症反应。注意避免含酒精成分的漱口水,可能加重黏膜刺激。儿童使用时需家长监督防止误吞。

3、局部冷敷

用无菌纱布包裹冰块外敷于面部对应患处,每次5-8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低温能收缩毛细血管,缓解肿胀疼痛。操作时需避免冰块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若水疱已破损则不宜冷敷,家长需及时为孩子清洁渗出液。

4、遵医嘱用药

口腔溃疡可选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西地碘含片或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疱疹感染需使用阿昔洛韦乳膏或喷昔洛韦乳膏局部涂抹。黏液腺囊肿可配合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所有药物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禁止自行调整剂量。

5、就医治疗

若水疱持续增大超过3天、伴随发热或化脓,需及时就诊口腔科。天疱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进行病理活检确诊,可能需系统性使用泼尼松片等糖皮质激素。创伤性血疱直径超过5毫米时,医生可能进行穿刺引流或手术切除。

日常应保证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可选择猕猴桃、西蓝花等新鲜蔬果。避免用牙签等尖锐物品刺激牙龈,夜间磨牙者需佩戴咬合垫。建议每半年进行专业洁牙,发现牙龈异常肿胀或反复起泡时,需尽早就医排查糖尿病等系统性疾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