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特菌感染对孕妇可能引发流产、早产或新生儿严重感染。李斯特菌病主要由食用被污染的食物引起,常见高危食品有未经巴氏消毒的乳制品、生冷肉制品、即食海鲜等。孕妇免疫系统较弱,更易感染且症状可能加重,需特别注意饮食卫生。
1、妊娠并发症李斯特菌可通过胎盘屏障直接感染胎儿,导致绒毛膜羊膜炎或胎盘功能异常。早期妊娠感染可能引发自然流产,中晚期感染可能诱发胎膜早破或早产。部分病例会出现持续性发热伴子宫压痛,需通过血培养或羊水检测确诊。
2、新生儿感染经产道垂直传播可能导致新生儿败血症、脑膜炎或肺炎。早发型感染多在出生后72小时内出现呼吸窘迫、发热或休克,迟发型感染常在数周后表现为脑膜刺激征。新生儿病死率较高,存活者可能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
3、消化系统症状孕妇感染初期可能出现非特异性胃肠炎表现,如腹泻、恶心呕吐等,易误诊为普通食物中毒。部分患者伴随流感样症状如发热、肌肉酸痛,症状通常持续2-3天,但细菌可能已通过肠黏膜进入血液。
4、免疫抑制风险妊娠期细胞免疫功能下调有利于李斯特菌逃避清除。细菌可突破肠上皮屏障形成菌血症,并借助内化素蛋白侵入胎盘滋养层细胞。合并糖尿病或使用免疫抑制药物的孕妇感染风险显著增加。
5、诊断治疗难点常规粪便培养检出率低,确诊需依靠血培养或病理检查。首选治疗药物为氨苄西林,过敏者可选用复方磺胺甲恶唑。严重感染需联合庆大霉素,但需监测肾功能。早期使用抗生素可降低胎儿感染概率。
孕妇应避免食用软质奶酪、生鱼片、未彻底加热的熟食肉类等高风险食品。所有生鲜蔬果需彻底清洗,冰箱冷藏食品应加热至75摄氏度以上再食用。出现持续发热或腹泻时应及时就医,告知医生妊娠状态以便针对性检查。日常加强手部卫生,处理生熟食的刀具砧板需分开使用,冰箱温度建议保持在4摄氏度以下抑制细菌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