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慢性阑尾炎症状主要表现为右下腹隐痛、消化不良、低热等。慢性阑尾炎可能由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胃肠功能紊乱、阑尾周围粘连、免疫因素等原因引起。症状通常反复发作,需通过血常规、超声或CT检查确诊。
1. 右下腹隐痛疼痛多位于麦氏点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处,呈持续性钝痛或胀痛,进食油腻食物或剧烈活动后可能加重。部分患者疼痛可放射至腰背部。体检时可发现局部压痛但无反跳痛,与急性阑尾炎不同。
2. 消化不良常见食欲减退、餐后腹胀、恶心等症状,因慢性炎症影响胃肠蠕动功能所致。少数患者可能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易被误诊为肠易激综合征。症状发作期建议选择低脂少渣饮食,避免加重肠道负担。
3. 低热乏力体温多在37.5-38℃之间波动,伴随疲倦、盗汗等全身症状,与炎症因子持续释放有关。需与结核病、妇科炎症等疾病鉴别。若发热超过38.5℃或出现寒战,需警惕急性发作可能。
4. 阑尾区包块长期慢性炎症可能导致阑尾增粗或周围组织粘连,体检时可触及条索状硬结。超声检查可见阑尾壁增厚或周围脂肪回声增强。此类患者易发生阑尾脓肿,建议尽早手术治疗。
5. 排尿异常当阑尾与膀胱或输尿管粘连时,可能出现尿频、尿急等膀胱刺激症状,易与尿路感染混淆。尿常规检查无异常但症状反复者,需考虑阑尾炎可能。盆腔超声有助于鉴别诊断。
慢性阑尾炎患者应避免暴饮暴食及剧烈运动,发作期可局部热敷缓解疼痛。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适量补充膳食纤维预防便秘。若疼痛频率增加或程度加重,应及时就医评估手术指征。术后需保持切口清洁干燥,逐步恢复日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