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一般可以进行手术治疗,但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和患者个体情况决定。
脑梗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大血管闭塞或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常见手术方式包括机械取栓术和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机械取栓术通过导管将血栓取出,适用于发病6小时内的急性大血管闭塞患者。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通过切除颈动脉内粥样硬化斑块,预防脑梗塞复发。手术可快速恢复血流,减少脑组织损伤,但存在出血、感染等风险。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神经功能缺损,需配合康复治疗。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小血管闭塞或症状较轻患者,包括静脉溶栓、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治疗。静脉溶栓需在发病4.5小时内进行,可溶解血栓恢复血流。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如阿司匹林肠溶片、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可预防血栓形成。部分患者通过药物治疗即可获得良好效果,无须手术干预。
脑梗塞患者术后需控制血压血糖,低盐低脂饮食,适度运动,定期复查。
轻度脑梗塞病人一般可以过性生活,但需根据病情稳定性和身体状况调整频率与强度。若存在严重后遗症或急性期症状,应暂缓性生活。
脑梗塞后恢复期的患者,在血压、心率控制稳定且无显著运动功能障碍时,适度性生活通常不会加重病情。性生活属于低至中等强度活动,其能量消耗相当于爬两层楼梯或快走,对多数病情稳定的患者风险较低。但需避免过度兴奋或体位不当导致血压骤升,建议选择放松体位并控制持续时间。
若患者遗留明显肢体无力、言语障碍或频繁头晕,或近期出现新发脑缺血症状,则需暂停性生活。这类情况下,剧烈活动可能诱发脑血管痉挛或心脏负荷过重。部分患者服用抗凝药物期间,也需注意避免碰撞造成皮下出血。
恢复期患者应定期复查脑血管状态,遵医嘱调整降压及抗栓治疗方案。日常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度进行有氧康复训练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