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呕吐脱水症状主要有口渴、尿量减少、皮肤弹性下降、眼窝凹陷、精神萎靡等。呕吐脱水通常由胃肠炎、食物中毒、中暑、轮状病毒感染、代谢紊乱等原因引起,需根据病因采取补液、调整饮食、药物治疗等措施。
1、口渴孩子呕吐脱水时可能出现明显口渴,频繁要求饮水。这与体内水分丢失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口渴中枢有关。家长需观察孩子饮水量与排尿量是否平衡,若持续口渴伴随尿量减少,需警惕中度脱水。可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溶液,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诱发呕吐。
2、尿量减少脱水会导致孩子尿量明显减少,婴幼儿4-6小时无尿或尿布干燥,年长儿8小时无排尿提示体液不足。尿液可能呈深黄色且气味浓烈。家长需记录孩子排尿次数,必要时使用儿童专用电解质补液粉按说明调配饮用。若12小时无尿需立即就医。
3、皮肤弹性下降轻捏孩子腹部或手背皮肤后回弹缓慢超过2秒,提示皮肤弹性下降。这是细胞外液减少导致皮下组织间液不足的典型表现。家长可用拇指与食指轻捏孩子锁骨下皮肤测试,同时观察口唇是否干燥皲裂。此时需静脉补液治疗,普通饮水已无法有效纠正脱水。
4、眼窝凹陷孩子眼球周围软组织塌陷、眼睑闭合不全,是严重脱水的危险信号。多伴随前囟门凹陷婴幼儿、四肢末端发凉等循环衰竭表现。家长发现此类症状须立即送医,途中可继续少量喂服补液盐。需注意与单纯睡眠不足导致的眼睑浮肿相鉴别。
5、精神萎靡脱水患儿常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拒绝玩耍或进食,严重时出现意识模糊。这与脑细胞脱水及电解质紊乱有关。家长需避免强行喂食,应每10分钟给予5-10毫升补液盐。若出现抽搐、昏迷等神经系统症状,提示可能发生低钠血症或酸中毒,需急诊抢救。
孩子呕吐期间家长需保持其侧卧位防误吸,呕吐后30分钟内禁食禁水。恢复期给予米汤、苹果泥等低渣食物,避免奶制品和高糖饮料。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等药物调节胃肠功能。注意观察体温、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若脱水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血便、高热等需急诊处理。日常注意饮食卫生,定期接种轮状病毒疫苗有助于预防感染性腹泻。
宝宝腹泻伴随嗜睡可能是脱水的表现。腹泻时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若未及时补充可能引发脱水,严重脱水会导致嗜睡、精神萎靡等症状。需结合尿量减少、眼窝凹陷、皮肤弹性下降等体征综合判断。
轻度脱水时宝宝可能出现口渴、尿量略减少但精神尚可,此时可通过口服补液盐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中度脱水时尿量明显减少、哭时泪少、口唇干燥,嗜睡症状开始显现,需在医生指导下加强补液治疗。重度脱水会出现四肢冰凉、脉搏微弱、嗜睡甚至昏迷,必须立即就医进行静脉补液抢救。
部分非脱水因素也可能导致类似表现。轮状病毒感染除腹泻外常伴随嗜睡、发热等全身症状。细菌性肠炎可能出现脓血便伴嗜睡。电解质紊乱如低钠血症会引发意识改变。急性胃肠炎引发的应激反应也会出现短暂嗜睡。这些情况都需要专业医生通过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
家长发现宝宝腹泻伴嗜睡时,应立即记录排便次数、性状和尿量,检查有无脱水体征。可少量多次喂食补液盐溶液,避免高糖饮料加重腹泻。若6小时内无排尿、嗜睡加重或出现发热抽搐,须紧急送医。护理期间注意臀部清洁,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并涂抹护臀霜,预防尿布皮炎。母乳喂养应继续坚持,配方奶喂养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