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烫饮食可能对口腔、食管、胃部等消化道黏膜造成损伤,长期如此还可能增加患癌风险。过烫饮食的危害主要有烫伤口腔黏膜、诱发食管炎症、损伤胃黏膜、增加食管癌风险、影响味觉敏感度等。
1、烫伤口腔黏膜口腔黏膜对温度较为敏感,超过65摄氏度的食物或饮品直接接触可能导致黏膜充血、水肿甚至溃疡。反复烫伤会使口腔黏膜出现白斑样改变,这种异常增生可能发展为癌前病变。日常饮食建议晾至温热再食用,避免饮用滚烫茶水。
2、诱发食管炎症高温食物通过食管时会造成黏膜表层细胞坏死脱落,长期刺激可导致食管炎。食管黏膜在反复损伤修复过程中可能出现异常增生,表现为吞咽疼痛、胸骨后烧灼感等症状。慢性食管炎患者应避免进食火锅、热汤等高温食物。
3、损伤胃黏膜过烫食物到达胃部后仍保持较高温度,可能破坏胃黏膜屏障功能。胃黏膜受损后容易出现充血、糜烂,严重时可引发急性胃炎。胃黏膜长期受高温刺激还可能影响胃酸分泌调节,导致消化功能紊乱。
4、增加食管癌风险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将超过65摄氏度的热饮列为2A类致癌物。高温造成的慢性炎症可能促进食管上皮细胞基因突变,特别是对于有吸烟饮酒习惯的人群风险更高。我国部分地区食管癌高发与长期饮用烫茶的习惯存在关联。
5、影响味觉敏感度舌面味蕾在高温刺激下可能出现暂时性功能抑制,长期过热饮食会导致味觉细胞再生能力下降。表现为对食物味道感知减弱,进而加重调味品使用量形成恶性循环。儿童经常食用过烫食物还可能影响正常味觉发育。
建议养成测量食物温度的习惯,热饮热食放置3-5分钟后再食用。日常可多选择温凉适口的食物如酸奶、水果等,烹饪时注意控制出锅温度。若已出现持续吞咽困难或口腔溃疡不愈等症状,应及时进行消化道内镜检查。同时注意保持饮食多样性,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A、C的蔬菜水果摄入,有助于黏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