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导致的骨质疏松可通过控制血糖、补充钙和维生素D、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通常由高血糖损害骨代谢、胰岛素缺乏影响骨形成、慢性炎症加速骨流失、微血管病变导致骨营养障碍等原因引起。
1、控制血糖严格监测并维持血糖稳定,避免高血糖对骨细胞的毒性作用。可采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格列美脲、西格列汀等,同时定期检测骨密度。
2、补充钙和维生素D每日摄入钙800-1200mg,维生素D400-800IU改善钙吸收。可选用碳酸钙、乳酸钙等钙剂配合骨化三醇或阿法骨化醇,需监测血钙水平避免过量。
3、药物治疗双膦酸盐类药物如阿仑膦酸钠可抑制破骨细胞活性,降钙素能缓解骨痛,特立帕肽可促进骨形成。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肾功能及颌骨情况。
4、生活方式调整进行负重运动如步行、爬楼梯增强骨强度,戒烟限酒避免加重骨质疏松。保证蛋白质摄入,预防跌倒骨折风险,必要时使用髋部保护器。
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骨密度检查,合并骨质疏松时需内分泌科与骨科联合诊疗,饮食注意低升糖指数食物与富钙食物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