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性眩晕是由脑干、小脑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引起的眩晕,主要类型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多发性硬化、听神经瘤等。
1、血管性病变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可能导致突发眩晕,常伴随复视或肢体无力,需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可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
2、肿瘤压迫听神经瘤等后颅窝肿瘤可能引起进行性眩晕,伴随耳鸣和听力下降,确诊需增强MRI检查,治疗包括伽玛刀手术或开颅肿瘤切除术。
3、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可能导致发作性眩晕,伴随眼球震颤和共济失调,可通过脊髓MRI和脑脊液检查确诊,急性期需甲泼尼龙冲击治疗。
4、神经退行性变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可能引起慢性眩晕,伴随运动迟缓和肌强直,需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药物治疗配合前庭康复训练。
出现持续眩晕伴神经系统症状时应及时就诊,避免跌倒受伤,控制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有助于预防血管性眩晕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