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骨质疏松性骨折可通过固定患肢、避免移动、冰敷止痛、及时送医等方式急救。骨质疏松性骨折通常由骨量低下、轻微外伤、跌倒碰撞、骨骼脆性增加等原因引起。
1、固定患肢使用夹板或硬纸板固定骨折部位,减少断端移位风险。避免捆绑过紧影响血液循环,固定范围需超过骨折上下关节。
2、避免移动保持患者平卧位,禁止自行搬运或尝试复位。脊柱骨折者需整体平移至硬质担架,防止二次损伤。
3、冰敷止痛用毛巾包裹冰袋间断冷敷患处,每次不超过20分钟。可缓解肿胀疼痛,但禁止直接接触皮肤。
4、及时送医拨打急救电话时说明疑似骨质疏松骨折,转运途中保持固定体位。需急诊进行X线检查明确骨折类型。
急救后应完善骨密度检测,长期补充钙剂与维生素D,进行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日常注意防跌倒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