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后可能引起骨质疏松,主要与化疗药物损伤骨细胞、激素水平变化、营养吸收障碍、活动量减少等因素有关。
1. 药物损伤骨细胞部分化疗药物如顺铂、甲氨蝶呤会直接抑制成骨细胞活性,导致骨形成减少。建议定期监测骨密度,必要时使用阿仑膦酸钠、唑来膦酸等抗骨吸收药物。
2. 激素水平变化化疗可能干扰性激素分泌,绝经前女性雌激素下降会加速骨流失。可考虑激素替代治疗,配合钙剂和维生素D补充。
3. 营养吸收障碍化疗引起的胃肠反应会影响钙、磷、维生素D吸收。需调整饮食结构,增加乳制品、深绿色蔬菜摄入,必要时补充碳酸钙、骨化三醇。
4. 活动量减少治疗期间体力下降导致运动不足,骨骼机械刺激减弱。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抗阻训练,如弹力带运动、步行等承重运动。
化疗患者应每6-12个月进行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日常保证每日1000-1200毫克钙摄入,避免吸烟饮酒等加重骨质流失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