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初期可能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夜尿增多、血压轻度升高等症状。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早期症状较隐匿,主要有尿蛋白异常、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肿、乏力、视物模糊等表现。建议糖尿病患者定期监测尿微量白蛋白及肾功能,及时干预以延缓病情进展。
1、尿蛋白异常早期主要表现为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增高,尿常规检查可能显示尿蛋白阴性,但特异性检测可发现30-300毫克/24小时的微量白蛋白尿。这与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电荷屏障受损有关。患者可能出现尿液泡沫增多现象,但无典型水肿。需通过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检测确诊,确诊后需控制血糖血压,遵医嘱使用缬沙坦胶囊、盐酸贝那普利片等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药物。
2、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肾小球高滤过状态逐渐转为滤过率降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可能维持在60-90毫升/分钟。患者可能无明显不适,但实验室检查可见血肌酐轻度升高或胱抑素C异常。这种情况与肾小球毛细血管高压、系膜基质增生相关。建议每3-6个月复查肾功能,严格控制蛋白质摄入量,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改善肾血流。
3、血压波动约半数患者出现血压轻度升高,表现为收缩压130-139毫米汞柱或舒张压80-89毫米汞柱,可能与钠潴留及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有关。部分患者有晨起头晕、后枕部胀痛等非特异性症状。需每日监测血压,限制钠盐摄入,遵医嘱选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或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等降压药物。
4、水肿部分患者出现踝部或眼睑轻度水肿,晨起加重,活动后减轻,与钠水潴留及低蛋白血症相关。按压胫骨前可出现凹陷,但程度较肾病综合征轻。需限制每日饮水量,避免久站,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利尿时需注意电解质平衡,配合服用螺内酯片可减少钾流失。
5、视物模糊约20%患者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表现为视物模糊、飞蚊症,与肾-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同步进展有关。需每半年进行眼底检查,控制血糖波动,避免剧烈运动引发玻璃体出血。可遵医嘱使用羟苯磺酸钙胶囊改善微循环,联合雷珠单抗注射液治疗增殖期病变。
糖尿病肾病患者需严格执行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0.8克/公斤体重,优先选择鱼肉、鸡蛋白等优质蛋白。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蛋白尿。每3个月监测糖化血红蛋白及尿微量白蛋白,合并高血压者需将血压控制在130/80毫米汞柱以下。出现明显水肿或血肌酐快速上升时应及时至肾内科就诊。
糖尿病肾病消除尿蛋白需通过综合治疗控制血糖、血压及肾脏保护,主要措施包括调整饮食、使用降压药物、降糖药物、肾脏保护药物及定期监测。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长期高血糖导致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进而出现蛋白尿。
1、调整饮食低盐优质蛋白饮食有助于减轻肾脏负担。每日食盐摄入量控制在3-5克,避免腌制食品。蛋白质以鸡蛋、牛奶、鱼肉等优质蛋白为主,每日摄入量按每公斤体重0.6-0.8克计算。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减少豆制品摄入。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选择燕麦、荞麦等粗粮。
2、控制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培哚普利片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如缬沙坦胶囊可降低肾小球内压,减少蛋白尿。血压控制目标为130/80毫米汞柱以下。用药期间需监测血钾和肾功能,避免体位性低血压。联合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片时需注意电解质平衡。
3、控制血糖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如达格列净片具有降糖和肾脏保护双重作用,可减少尿蛋白排泄。二甲双胍缓释片作为基础用药需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血糖控制目标为空腹血糖4.4-7.0毫摩尔/升,餐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