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对糖代谢的作用主要是促进葡萄糖的摄取、利用和储存,同时抑制糖原分解和糖异生。胰岛素通过调节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的代谢活动,维持血糖水平稳定。
胰岛素由胰腺β细胞分泌,是体内唯一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在肝脏中,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储存,同时抑制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和糖异生过程。在肌肉组织中,胰岛素增加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活性,促进葡萄糖进入细胞作为能量来源或转化为肌糖原。脂肪组织中,胰岛素促进葡萄糖转化为甘油三酯储存,并抑制脂肪分解。胰岛素还能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进一步减少肝脏葡萄糖输出。当胰岛素分泌不足或作用受阻时,会导致血糖升高,长期可能发展为糖尿病。
保持规律饮食和适度运动有助于维持胰岛素敏感性。避免高糖高脂饮食,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减少久坐时间。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出现多饮多尿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检查。糖尿病患者需遵医嘱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长期打胰岛素一般不会对身体造成明显危害,但可能因个体差异或使用不当导致低血糖、体重增加等不良反应。胰岛素是控制血糖的重要药物,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
规范使用胰岛素能有效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并发症风险。胰岛素治疗需配合血糖监测,避免剂量不足或过量。注射部位应定期轮换,防止脂肪增生或萎缩。使用胰岛素笔或泵时需注意清洁消毒,降低感染概率。部分患者可能出现注射部位红肿、瘙痒等局部反应,通常可自行缓解。
少数患者长期使用胰岛素可能出现胰岛素抗体,影响药效发挥。极个别情况下会发生严重过敏反应,需立即就医。胰岛素使用不当可能导致夜间低血糖,老年患者尤其需注意防范。体重增加多见于胰岛素剂量较大且饮食控制不佳者,可通过调整饮食运动改善。
建议定期复查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根据结果调整胰岛素方案。出现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进食含糖食物。保持规律饮食和适度运动有助于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储存胰岛素时注意避光防冻,开封后需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