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孕药的选择需根据药物类型和个体需求决定,常见避孕药主要分为单相片与多相片两类。
1、单相片避孕药:
单相片避孕药每片激素含量固定,适合需要稳定激素水平的女性。这类药物通过抑制排卵、改变宫颈黏液性质及子宫内膜环境实现避孕效果,常见药物包括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等。每日固定时间服用一片即可维持有效避孕,漏服需在12小时内补服。
2、多相片避孕药:
多相片避孕药将服药周期分为2-3个阶段,各阶段药片激素配比不同,更接近自然月经周期变化。这类药物可能减轻乳房胀痛等副作用,但需严格按包装顺序服用,常见如屈螺酮炔雌醇片Ⅱ、炔诺酮双相片等。部分多相片需在周期特定日期服用两片,需遵医嘱执行。
3、紧急避孕药:
紧急避孕药属于事后补救措施,常见左炔诺孕酮片需在72小时内服用1-2片不同品牌剂量差异,乌利司他片仅需单次服用。这类药物通过延迟排卵发挥作用,不宜作为常规避孕方式,频繁使用可能导致月经紊乱。
4、个体化因素:
避孕药选择需考虑年龄、基础疾病、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35岁以上吸烟女性、有血栓病史者禁用复方口服避孕药;哺乳期建议选择单纯孕激素制剂;服用抗癫痫药或抗生素可能降低避孕效果,需咨询医生调整方案。
5、非药物避孕:
对激素避孕存在禁忌或顾虑者,可考虑宫内节育器、避孕套等非药物方式。含铜宫内节育器避孕效果达99%以上,一次放置可维持5-10年;避孕套还能降低性传播疾病风险,适合非固定性伴侣人群使用。
选择避孕方式前建议进行妇科检查评估适应症,服药期间定期监测血压、肝功能。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减少药物副作用,保持规律作息、控制高盐高脂饮食可降低血栓风险,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能缓解可能出现的情绪波动。出现持续头痛、胸痛或视觉异常需立即停药就医。
避孕药一片和两片的区别主要在于药物成分和服用方式,具体选择需根据避孕需求和个人体质决定。短效避孕药通常需要每日服用一片,紧急避孕药则需在特定时间内服用一片或两片。
短效避孕药由雌激素和孕激素组成,通过抑制排卵、改变子宫内膜环境及宫颈黏液性质实现避孕效果。这类药物需连续服用21天,停药7天后开始下一周期,适合长期规律使用的人群。其避孕成功率较高,副作用相对较小,可能出现乳房胀痛、恶心等轻微反应,通常无需额外服用第二片。短效避孕药如屈螺酮炔雌醇片、去氧孕烯炔雌醇片等,需严格遵医嘱按时服用。
紧急避孕药主要成分为大剂量孕激素,通过延迟排卵或干扰受精卵着床发挥作用。单剂量型如左炔诺孕酮片只需服用一片,双剂量型需间隔12小时服用两片。这类药物仅用于无保护性行为后72小时内补救,避孕成功率随服药时间延迟而降低,可能出现呕吐、月经紊乱等较强副作用。频繁使用会导致内分泌失调,一年内使用不宜超过三次。常见药物包括左炔诺孕酮片、米非司酮片等。
无论选择哪种避孕药,均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有血栓病史、乳腺癌患者及哺乳期妇女禁用激素类避孕药。日常应结合避孕套使用降低性传播疾病风险,长期避孕者可考虑宫内节育器等更稳定的避孕方式。服药期间出现严重头痛、视力模糊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