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沟炎嵌甲到根部时需及时就医处理,通常采用药物治疗结合局部护理,严重者可能需手术拔甲。甲沟炎是甲周组织的炎症反应,嵌甲指指甲边缘刺入甲沟软组织,根部嵌顿易引发感染和剧烈疼痛。
1、局部消毒使用聚维酮碘溶液或氯己定溶液冲洗患处,每日重复进行2-3次。嵌甲根部暴露困难时可先用温水浸泡软化甲板,再用无菌棉签轻推甲缘周围皮肤,使消毒液充分接触感染区域。消毒后外涂莫匹罗星软膏预防细菌感染。
2、引流脓液若甲沟形成脓肿,需由医生在局麻下切开排脓。采用11号手术刀片在甲皱襞波动感最明显处作纵行切口,排出黄白色脓性分泌物后放置橡皮引流条。术后24小时更换敷料,继续配合头孢克洛分散片口服抗感染。
3、矫正甲板对反复发作的嵌甲,可实施甲板矫正术。使用记忆合金矫正器或树脂胶带牵引技术,将嵌入软组织的甲缘逐渐抬离甲沟。矫正过程需持续4-8周,期间定期修剪指甲保持平直状态,避免弧形修剪加重嵌顿。
4、部分拔甲当保守治疗无效时,需手术切除嵌入的甲板侧缘。采用指根神经阻滞麻醉后,用血管钳夹住病变甲板向外侧牵拉,剪刀沿甲沟剪除1/5-1/3甲板。创面用凡士林纱布覆盖,2周后新生甲床可完全上皮化。
5、全甲拔除对合并甲床畸形的广泛性嵌甲,需行全甲拔除术。手术破坏甲母质基底防止再生,术后使用硝酸银溶液烧灼甲床。该方法适用于糖尿病等易感人群的顽固性嵌甲,但存在甲板永久缺失风险。
日常应选择宽松透气的鞋袜,避免趾甲受压。修剪指甲时保留1-2毫米白色甲缘,采用平直剪法而非圆弧形。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发现甲缘红肿及时处理。术后恢复期保持患处干燥,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预防感染,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甲床出血或持续渗液需复诊。
甲沟炎肿胀疼痛可通过局部消毒、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甲沟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嵌甲、外伤、真菌感染、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局部消毒甲沟炎早期红肿疼痛时可用碘伏溶液或聚维酮碘溶液消毒患处,每日重复进行2-3次。消毒前需用温水浸泡患指5-10分钟软化皮肤,消毒后保持局部干燥。避免使用酒精等刺激性消毒剂,可能加重疼痛。若出现化脓需由医生处理。
2、外用药物细菌性甲沟炎可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或夫西地酸乳膏抗感染,真菌性甲沟炎需用酮康唑乳膏或联苯苄唑乳膏。药物应薄涂于红肿区域,覆盖范围超过病变边缘1厘米。用药期间观察是否出现皮肤过敏,孕妇及儿童用药前应咨询医生。
3、口服药物感染较重时可遵医嘱口服头孢呋辛酯片或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抗细菌,伊曲康唑胶囊治疗真菌感染。口服药物需完成规定疗程,不可自行停药。服药期间禁止饮酒,胃肠不适者建议餐后服用。出现皮疹等过敏反应需立即停药就医。
4、物理治疗早期甲沟炎可采用超短波或红外线理疗促进炎症吸收,每次治疗15-20分钟。理疗期间抬高患肢减轻肿胀,避免挤压患处。糖尿病患者慎用热疗,可能造成烫伤。若治疗3天无改善需调整方案。
5、手术治疗形成甲下脓肿或反复发作的慢性甲沟炎需行拔甲术或甲沟成形术。术后需定期换药,使用医用敷料保护创面。手术当天避免沾水,2周内禁止剧烈运动。糖尿病患者术后需加强血糖控制促进伤口愈合。
甲沟炎患者日常应穿宽松透气的鞋子,避免趾甲修剪过短或过深。保持手足干燥清洁,接触水后及时擦干。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定期检查足部。出现红肿热痛加重、发热等全身症状时须立即就医,防止感染扩散引发骨髓炎等严重并发症。恢复期间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优质蛋白促进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