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喝粥后血糖会升高。
粥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经过熬煮后淀粉糊化程度高,容易被人体消化分解为葡萄糖,导致餐后血糖快速上升。尤其是白米粥升糖指数较高,对血糖影响更明显。血糖正常人群虽然胰岛功能健全,能通过胰岛素调节使血糖逐渐回落至正常范围,但短期内仍会出现血糖波动。
部分人群喝粥后血糖波动可能更显著,如存在隐性胰岛素抵抗、肥胖或糖尿病家族史者。这类人群的血糖调节能力相对较弱,喝粥后可能出现餐后血糖偏高或回落缓慢的现象。长期过量摄入高升糖指数食物可能增加代谢负担。
建议健康人群适量食用杂粮粥或搭配蛋白质、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如鸡蛋、蔬菜等,有助于延缓血糖上升速度。定期监测血糖有助于了解自身代谢状况。
运动后血糖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具体与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及个体代谢状态有关。
高强度短时运动可能刺激肾上腺素分泌,导致肝糖原分解加速,引起暂时性血糖升高。这类运动对胰岛素敏感性影响较小,糖尿病患者需警惕运动后1-2小时内的血糖波动。中等强度持续运动如快走、游泳等能显著提升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肌肉细胞对葡萄糖的摄取利用,通常会使血糖降低。运动后24小时内肌肉仍持续消耗血糖进行糖原补充,这种降糖效应可持续较长时间。
运动后血糖异常升高需警惕糖尿病前期可能,建议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运动前血糖低于5.6mmol/L者应适量补充碳水化合物,运动中每30分钟补充100-200ml含电解质饮品。合并视网膜病变或周围神经病变者应避免剧烈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