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昏迷不醒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控制血压血糖、降低颅内压、营养支持和康复训练等方式治疗。脑梗塞昏迷通常由大面积脑组织缺血缺氧、脑水肿、代谢紊乱、继发感染或多器官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
1、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患者需立即清除口腔分泌物,采取侧卧位防止误吸。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术建立人工气道,确保氧合指数维持在正常范围。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若低于90%需调整氧疗方案。定期翻身拍背促进排痰,预防坠积性肺炎。
2、控制血压血糖急性期血压控制在180/100mmHg以下,避免过低加重脑缺血。可使用乌拉地尔注射液或尼卡地平注射液缓慢降压。血糖超过10mmol/L时需皮下注射胰岛素,维持血糖在6-10mmol/L区间。同时监测电解质平衡,纠正低钠或高钠血症。
3、降低颅内压对于CT显示中线移位超过5mm的患者,需静脉滴注20%甘露醇注射液快速脱水,每6-8小时重复给药。严重者可联合使用呋塞米注射液增强脱水效果。必要时行去骨瓣减压术,手术时机建议在发病后24-48小时内。
4、营养支持昏迷超过72小时需留置鼻胃管,初期给予短肽型肠内营养混悬液,逐步过渡到整蛋白型。每日热量维持在25-30kcal/kg,蛋白质1.2-1.5g/kg。每周监测前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营养不良者加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静脉补充。
5、康复训练生命体征稳定后尽早开始肢体被动活动,每日2次预防关节挛缩。使用低频脉冲电刺激仪维持肌肉张力。意识恢复初期进行声光刺激训练,后期加入言语和吞咽功能康复。高压氧治疗可改善脑细胞代谢,建议每日1次连续2-3个疗程。
脑梗塞昏迷患者家属需每日记录意识状态变化,观察瞳孔对光反射和肢体活动度。保持床单位清洁干燥,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康复期饮食宜选用低盐低脂匀浆膳,适当增加核桃油和深海鱼等富含ω-3脂肪酸的食物。定期复查头颅CT评估脑水肿消退情况,配合医生调整脱水剂用量。若出现发热或痰量增多等感染征象,需及时告知医护人员处理。
脑梗塞可能影响肾功能,但并非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肾功能异常。脑梗塞后肾功能受损通常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原发疾病、治疗药物影响或并发症等。
脑梗塞急性期可能因应激反应导致肾血流减少,引发肾前性肾功能不全。部分患者因长期卧床、脱水或心功能下降,进一步加重肾脏负担。治疗中使用的造影剂、脱水药物或抗生素等也可能对肾脏产生毒性作用。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若控制不佳,会同时损害脑血管和肾小球功能。
少数情况下,脑干梗塞可能直接干扰中枢神经对肾脏的调节功能,导致神经源性肾功能障碍。大面积脑梗塞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或多器官功能衰竭时,肾脏往往是最早受累的器官之一。某些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病变,如淀粉样血管病,可能同时存在肾小球损伤。
脑梗塞患者应定期监测尿常规、血肌酐和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日常需保持适度饮水,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控制血压血糖在目标范围。出现少尿、水肿或尿液泡沫增多时需及时就医。肾功能不全患者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时,应提前评估造影剂使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