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腹膜炎最常见的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链球菌、肠球菌及厌氧菌。
1、大肠埃希菌:
大肠埃希菌是肠道正常菌群的主要成员,当肠道屏障功能受损时可移位至腹腔引发感染。该菌对多种抗生素敏感,但易产生耐药性,临床治疗需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菌药物。
2、肺炎克雷伯菌:
肺炎克雷伯菌常见于呼吸道和消化道,通过血行播散或直接扩散导致腹膜炎。该菌易形成生物膜,增加治疗难度,需联合使用穿透性强的抗生素。
3、链球菌:
以化脓性链球菌多见,多来源于女性生殖道感染扩散。该菌可产生多种外毒素,导致全身炎症反应,需早期足量使用青霉素类药物治疗。
4、肠球菌:
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常见于腹腔感染,尤其好发于肝硬化腹水患者。该菌对多种抗生素天然耐药,需联合用药并延长疗程。
5、厌氧菌:
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常与需氧菌混合感染,形成协同致病作用。治疗需覆盖厌氧菌的抗菌药物,必要时进行腹腔引流。
预防原发性腹膜炎需加强肝硬化等基础疾病管理,保持皮肤黏膜完整性,避免肠道菌群失调。高危患者可考虑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但需警惕耐药菌产生。日常注意饮食卫生,适量补充益生菌,出现腹痛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腹腔穿刺检查。
眼底病变的常见表现主要有视力下降、视物变形、视野缺损、飞蚊症、闪光感。眼底病变可能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脱离、高血压视网膜病变等疾病引起,需通过眼底检查明确诊断。
1、视力下降视力下降是眼底病变最常见的表现,患者可能突然或逐渐出现视物模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会导致视网膜微血管渗漏,引发黄斑水肿;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则因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功能衰退造成中心视力丧失。若合并视物遮挡感,需警惕视网膜脱离。
2、视物变形视物变形表现为直线扭曲或物体形状改变,常见于黄斑区病变。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会导致视网膜神经上皮层脱离,患者看书时可能出现文字变形。此类症状需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确诊病变层次。
3、视野缺损视野缺损包括周边视野缩小或局部暗点,青光眼晚期会出现管状视野。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可导致象限性视野缺失,患者常主诉眼前有固定黑影。自动视野检查能精确定位缺损范围,帮助判断视网膜神经纤维层损伤程度。
4、飞蚊症飞蚊症是玻璃体混浊的典型表现,患者可见眼前点状、线状漂浮物。生理性飞蚊症多由玻璃体液化引起,但突然增多的黑影可能提示玻璃体积血或视网膜裂孔。散瞳眼底检查可鉴别玻璃体后脱离等病理性改变。
5、闪光感闪光感常描述为眼前闪电样光点,多与玻璃体视网膜牵拉有关。视网膜脱离前驱期可能出现频繁闪光,源于视网膜感光细胞受机械刺激。此类症状需紧急排查视网膜裂孔,避免延误视网膜复位手术时机。
建议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尤其糖尿病患者应每年筛查视网膜病变。控制血压血糖可延缓病变进展,日常需避免剧烈运动及重体力劳动。出现突发视力改变时须立即就医,视网膜脱离等急症在72小时内干预可获得较好预后。饮食注意补充叶黄素、玉米黄质等视网膜保护成分,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