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问题应挂内分泌科,男性患者同样适用。内分泌科医生能够通过血液检查、超声检查等手段评估甲状腺功能及结构,诊断相关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可能表现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常见症状包括体重变化、心率异常、疲劳等。血液检查主要检测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等指标,超声检查则用于观察甲状腺形态及是否存在结节。对于甲状腺结节或肿瘤,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细针穿刺活检或核素扫描。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放射性碘治疗,具体选择需根据病情及医生建议。药物治疗常用药物有甲巯咪唑、丙硫氧嘧啶等,手术治疗包括甲状腺部分切除或全切除,放射性碘治疗适用于甲状腺癌患者。饮食方面,甲状腺功能减退患者需注意碘的摄入,而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应避免高碘食物。定期复查及遵医嘱用药是控制甲状腺疾病的关键。甲状腺疾病虽常见,但通过及时诊断和规范治疗,多数患者能够有效控制病情,恢复正常生活。
靶向治疗肿瘤可以单用,也可以配合化疗,具体选择需根据肿瘤类型、基因检测结果及患者身体状况决定。
靶向药物通过特异性作用于肿瘤细胞的分子靶点抑制肿瘤生长。对于存在明确驱动基因突变的肿瘤,如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单用吉非替尼片、奥希替尼片等靶向药物即可获得较好疗效。这类情况下靶向治疗单用具有精准性强、全身副作用较小的优势,患者通常无须承受化疗带来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等不良反应。
部分恶性肿瘤如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常需曲妥珠单抗注射液联合多西他赛注射液等化疗药物协同增效。化疗药物能广泛杀伤快速增殖的肿瘤细胞,而靶向药物可阻断特定信号通路,两者联用可延缓耐药性出现。某些靶向药物如贝伐珠单抗注射液需与化疗联用才能充分发挥抗血管生成作用。对于肿瘤负荷较大或基因突变不明确的患者,联合方案往往能提高疾病控制率。
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方案,均需定期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治疗期间应保持高蛋白饮食,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避免进食葡萄柚等可能影响药物代谢的食物。出现皮肤干燥、腹泻等靶向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时,应及时与主治医生沟通调整用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