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治疗可能引起低血糖、体重增加、注射部位反应等副作用,严重时可能导致过敏反应或脂肪代谢异常。
胰岛素作为调节血糖的重要药物,在治疗糖尿病时可能引发多种不良反应。低血糖是最常见的副作用,表现为头晕、出汗、心悸等症状,与剂量过大或进食不规律有关。部分患者使用胰岛素后会出现体重上升,这与胰岛素促进脂肪合成作用相关。注射部位可能出现红肿、硬结或脂肪萎缩,需定期更换注射部位以减少局部刺激。极少数情况下可能发生全身过敏反应,如皮疹、呼吸困难等,需警惕过敏性休克风险。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影响脂肪代谢,导致高脂血症等问题。
使用胰岛素期间应严格监测血糖变化,遵循医嘱调整剂量,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需立即就医处理。
地特胰岛素和甘精胰岛素都是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主要用于控制基础血糖水平,但两者在分子结构、作用时间和适用人群上存在差异。
地特胰岛素是通过去除人胰岛素B30位的苏氨酸并在B29位的赖氨酸上连接14碳脂肪酸链修饰而成,其作用时间可达24小时,血药浓度相对平稳,低血糖风险较低,更适合肾功能不全患者使用。甘精胰岛素是通过替换人胰岛素A21位的天冬酰胺为甘氨酸并在B链C端添加两个精氨酸修饰而成,作用时间同样可达24小时,但血药浓度可能存在轻微峰值,更适合需要严格空腹血糖控制的患者。两种胰岛素均需每日皮下注射一次,但甘精胰岛素注射时间相对固定,地特胰岛素允许在3小时内调整注射时间。
使用胰岛素治疗需严格遵医嘱,定期监测血糖水平,配合饮食控制和适量运动以达到最佳血糖管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