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期间出现盆腔炎可通过抗生素治疗、局部热敷、调整生活方式、定期产检等方式干预。盆腔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卫生习惯不良、既往妇科病史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是盆腔炎的主要病因,表现为下腹疼痛、异常分泌物。孕妇可遵医嘱使用头孢曲松、阿奇霉素、甲硝唑等B类抗生素,避免使用喹诺酮类等禁忌药物。
2、局部热敷免疫力下降可能加重炎症反应,热敷能缓解盆腔充血疼痛。建议用40℃左右温水袋每日敷15分钟,避免高温影响胎儿。
3、调整生活方式卫生习惯不良易导致病原体上行感染。需每日清洗外阴、避免盆浴,选择纯棉内裤并高温消毒,禁止性生活直至炎症消退。
4、定期产检既往妇科病史患者更易复发盆腔炎,需增加产检频率监测胎儿发育。若出现发热、宫缩或阴道出血需立即就医。
孕期出现盆腔炎症状应避免自行用药,治疗期间保持清淡饮食,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避免久坐压迫盆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