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化疗间隔一般为21-28天,实际周期受到疾病分期、治疗方案、药物反应、患者耐受性等因素影响。
1、疾病分期:早期患者可能采用较长间隔方案,进展期或复发患者需缩短化疗周期,通常伴随骨质破坏或肾功能异常等症状。
2、治疗方案:含硼替佐米方案多为21天周期,来那度胺维持治疗可延长至28天,需监测血小板减少或周围神经病变等药物毒性反应。
3、药物反应:出现3级以上血液学毒性需延迟化疗,待中性粒细胞恢复至1.5×10⁹/L以上,血红蛋白维持在80g/L以上可继续治疗。
4、患者耐受性:老年或合并症患者需个体化调整,通过血清游离轻链检测和骨髓活检评估疗效后决定后续周期。
治疗期间建议保持高蛋白饮食,适度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定期复查血常规及肝肾功能,严格遵循血液科医师制定的化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