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大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症性疾病,主要累及直肠和结肠黏膜层,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和腹痛。
1、病因机制溃疡性大肠炎发病与遗传易感性、肠道菌群失调、免疫调节异常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有关,其中白细胞介素等炎症因子过度激活是关键病理环节。
2、典型症状活动期主要表现为血性腹泻每日可达数十次,伴有里急后重感,约半数患者出现左下腹绞痛,严重者可出现发热、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
3、诊断方法结肠镜检查可见连续性黏膜充血糜烂伴浅溃疡形成,病理活检显示隐窝脓肿和炎性细胞浸润是确诊依据,需与克罗恩病等肠道疾病鉴别。
4、治疗原则轻中度患者可使用美沙拉嗪等氨基水杨酸制剂,重症需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适用于难治性病例,并发症需外科手术干预。
患者应保持低渣高蛋白饮食,避免奶制品和辛辣刺激食物,定期监测肠镜和营养指标,心理疏导有助于改善疾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