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发热多数情况无须打针治疗,主要通过补液退热药物抗病毒药物对症治疗等方式缓解。实际处理方式需结合体温波动病程进展并发症风险病原体类型等因素综合判断。
1、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是基础治疗,可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输注生理盐水,尤其适用于持续高热伴脱水症状患者。
2、退热药物体温超过38.5℃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解热镇痛药,儿童需按体重计算剂量,避免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
3、抗病毒药物针对流感病毒可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疱疹病毒选择阿昔洛韦,但普通呼吸道病毒感染通常无须特异性抗病毒治疗。
4、对症治疗合并细菌感染时联用抗生素,出现抽搐需镇静处理,伴严重呕吐可短期使用止吐药物,所有用药均需医生评估后使用。
建议保持每日2000毫升饮水量,体温期每4小时监测一次,若72小时未退热或出现意识改变皮疹颈强直等症状需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