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癜性肾炎能否彻底治愈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判断,多数轻症患者经规范治疗可临床治愈,但部分重症患者可能遗留肾功能损害。紫癜性肾炎是过敏性紫癜累及肾脏引起的免疫复合物沉积性肾炎,预后与病理类型、治疗时机及个体差异密切相关。
早期发现并接受规范治疗的轻症患者,肾脏病变以轻微系膜增生为主,通过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如醋酸泼尼松片、环磷酰胺片等药物控制免疫反应,配合低盐优质蛋白饮食,尿蛋白和血尿症状通常在3-6个月内逐渐消失,肾功能保持稳定,达到临床治愈标准。这类患者需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但远期预后良好。
若患者就诊时已出现新月体形成或肾小球硬化等严重病理改变,即使采用甲泼尼龙注射液冲击治疗联合血浆置换等强化方案,仍可能无法完全逆转肾脏损伤。部分患者会进展为慢性肾脏病,需要长期服用缬沙坦胶囊等药物控制血压和蛋白尿,严重者最终需接受血液透析或肾移植。这类患者治愈率显著降低,但积极治疗可延缓疾病进展。
紫癜性肾炎患者应严格避免接触过敏原,监测尿色和尿量变化,急性期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适量食用冬瓜、薏苡仁等利水食物,限制高钾高磷饮食。建议每3-6个月复查尿微量白蛋白和肾小球滤过率,终身随访肾功能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