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肌无力通常无法完全治愈,但可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有效控制症状。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障碍引起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骨骼肌无力和易疲劳。治疗目标以缓解症状、减少复发、提高生活质量为主,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用个体化方案。
多数患者通过胆碱酯酶抑制剂可改善肌无力症状,如溴吡斯的明片能暂时增强神经肌肉信号传递,缓解眼睑下垂、吞咽困难等表现。部分中重度患者需联合免疫抑制剂,如醋酸泼尼松片或他克莫司胶囊,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减少抗体对受体的攻击。对于合并胸腺异常的患者,胸腺切除术可能显著改善预后,尤其适用于胸腺瘤或增生性病变者。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或血浆置换适用于重症急性发作期,可快速清除致病抗体。日常需避免感染、劳累、应激等诱因,规律监测肌力变化。
极少数早发型患者可能在胸腺切除后获得长期无症状生存,但多数需终身药物维持。部分眼肌型患者症状局限且稳定,预后相对较好。妊娠期患者可能因激素变化出现症状波动,需调整用药方案。儿童患者对免疫治疗反应较好,但需警惕药物副作用对生长发育的影响。
建议患者定期复查抗体水平和肺功能,避免使用加重肌无力的药物如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保持适度运动延缓肌肉萎缩,选择易吞咽的高蛋白饮食,必要时采用少食多餐方式。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家属应学习识别肌无力危象的征兆,如突发呼吸困难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