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腕腱鞘囊肿可通过观察随访、穿刺抽吸、加压包扎、药物注射、手术切除等方式治疗。手腕腱鞘囊肿可能与慢性劳损、关节退行性变、结缔组织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手腕背侧或掌侧无痛性包块、活动受限等症状。
1、观察随访体积较小且无症状的腱鞘囊肿可暂不处理,定期复查观察变化。日常避免手腕过度用力或重复性劳损动作,如长时间打字、提重物等。囊肿可能自行消退,但存在复发概率。
2、穿刺抽吸通过无菌注射器抽吸囊内胶冻样液体,减轻局部压迫症状。操作需在医疗机构完成,抽吸后可能联合注射糖皮质激素如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以减少复发。该方法适合中等大小囊肿,但复发率较高。
3、加压包扎抽吸后配合弹性绷带加压包扎1-2周,通过物理压迫防止囊腔再充盈。期间需保持包扎松紧适度,避免影响血液循环。该方法常与穿刺联合使用,对浅表囊肿效果较好。
4、药物注射囊内注射透明质酸酶或糖皮质激素如醋酸曲安奈德注射液,可促进囊壁粘连。注射后可能出现短暂疼痛或皮肤色素减退,需避免短期内重复注射。适用于复发型或伴有炎症的囊肿。
5、手术切除对反复发作或影响功能的囊肿需行开放手术完整切除囊壁。术后需制动1-2周,配合康复训练恢复关节活动度。手术彻底性高但存在神经损伤、瘢痕粘连等风险,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者。
日常应避免手腕关节长期保持固定姿势,工作间隙可做握拳-伸展练习放松肌腱。若囊肿突然增大、发红或疼痛加剧,需及时就医排除感染。术后患者需按医嘱进行屈伸功能锻炼,逐步恢复抓握力量,3个月内避免提拉超过5公斤的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