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紫癜中医辨证主要分为血热妄行型、阴虚火旺型、气不摄血型、脾肾阳虚型及风热伤络型五种证型。
1、血热妄行型:
多因外感热邪或饮食辛辣导致血分热盛,迫血妄行而发斑。皮肤紫癜颜色鲜红或紫红,常伴发热口渴、便秘尿赤。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为主,常用犀角地黄汤加减,需避免辛辣燥热食物。
2、阴虚火旺型:
常见于素体阴虚或久病伤阴者,虚火内扰血络所致。紫癜色暗红伴午后潮热、盗汗咽干。治法宜滋阴降火,方选知柏地黄丸配合茜草散,日常需保持充足睡眠。
3、气不摄血型:
多因脾胃虚弱或久病耗气,统血无权引发。紫癜淡红稀疏、按压不退色,伴有神疲乏力。治疗侧重益气摄血,推荐归脾汤加减,可配合黄芪粥食疗。
4、脾肾阳虚型:
多见于病程迁延者,阳气虚衰不能温煦脉络。紫癜青紫晦暗,遇寒加重,伴有畏寒肢冷。治法需温补脾肾,方用右归丸合黄土汤,注意下肢保暖。
5、风热伤络型:
因外感风热邪气侵袭肌表,损伤血络而发。紫癜骤起伴皮肤瘙痒,或有咽痛咳嗽。治疗宜疏风清热,方选银翘散加牡丹皮,发病初期需避风静养。
过敏性紫癜患者日常需保持饮食清淡,避免虾蟹等发物及辛辣刺激食物;急性期卧床休息,减少下肢负重;恢复期可适度练习八段锦以调和气血。注意观察尿量及关节肿痛变化,合并肾损害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推荐山药、薏苡仁等健脾利湿食材。冬季注意肢体保暖,避免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情绪保持平和以防肝郁化火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