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禾问答 心血管内科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饮食应采用

| 1人回复

问题描述

医生回答专区

臧金萍
臧金萍 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立即预约

医生推荐

相似问题

推荐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怎么治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可通过氧疗、药物治疗、控制原发病、改善生活方式、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通常由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动脉高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胸廓畸形、肺血管炎等原因引起。

1、氧疗

长期低流量吸氧是基础治疗手段,适用于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患者。家庭氧疗每日需维持15小时以上,可缓解低氧血症导致的肺动脉收缩。便携式制氧机或氧气瓶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避免氧浓度过高引发二氧化碳潴留。

2、药物治疗

常用药物包括茶碱缓释片改善支气管痉挛,地高辛片增强心肌收缩力,呋塞米片减轻水肿。肺动脉高压患者可能需使用波生坦片等靶向药物。所有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调整剂量,定期监测肝功能及电解质水平。

3、控制原发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坚持使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急性加重期及时抗感染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应佩戴无创呼吸机,肥胖者需减重。肺血管炎患者可能需联合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片。

4、改善生活方式

绝对戒烟并避免二手烟暴露,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采用高蛋白、低盐饮食,每日液体摄入量控制在1500毫升以内。进行缩唇呼吸训练,平地步行以不诱发气促为度。冬季注意保暖,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疫苗。

5、手术治疗

严重病例可考虑肺减容术或肺移植,合并三尖瓣反流时需行瓣膜修复术。术前需全面评估心肺功能,术后需长期抗凝治疗。终末期患者可考虑参加心脏康复计划,但需在专业团队监护下进行。

患者应每3个月复查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监测右心功能变化。日常记录体重和尿量变化,下肢水肿加重时及时就诊。保持环境湿度在40%-60%,避免干燥空气刺激呼吸道。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家属需学习急救技能应对突发呼吸困难。合并骨质疏松者需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预防长期用药导致的骨量流失。

科普推荐

查看更多科普
查看更多科普

医院推荐

更多

行业资讯

热门标签

食道癌 产后贫血 虹膜缺损 脑干肿瘤 妊娠疱疹 产后抑郁症 毛细血管瘤 十二指肠溃疡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 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医药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