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心脏病,主要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猝死。
1、心绞痛:
冠状动脉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时,会出现胸骨后压榨性疼痛或不适感,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或下颌。典型心绞痛常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作,持续数分钟,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发作频率增加、持续时间延长,可能发展为心肌梗死。
2、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完全闭塞导致心肌持续缺血坏死,表现为剧烈而持久的胸痛,常伴有冷汗、恶心呕吐、濒死感。心电图可见ST段抬高或病理性Q波,心肌酶谱升高。心肌梗死可并发心源性休克、室颤等危及生命的并发症。
3、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可导致心脏电活动紊乱,出现各种心律失常。常见有室性早搏、房颤、室性心动过速等,严重者可发生心室颤动导致猝死。心肌梗死后瘢痕组织形成也是心律失常的重要原因。
4、心力衰竭:
长期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后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脏泵血功能减退,出现呼吸困难、乏力、下肢水肿等症状。左心衰竭以肺淤血为主,右心衰竭以体循环淤血为主,最终可发展为全心衰竭。
5、猝死: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心源性猝死最常见原因,多由恶性心律失常如室颤导致。部分患者以猝死为首发表现,常见于既往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者。及时心肺复苏和除颤是抢救关键。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应坚持低盐低脂饮食,控制体重,戒烟限酒。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可改善心肺功能,但需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绞痛。保持情绪稳定,规律作息,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血脂、血糖、血压等指标。出现胸痛持续不缓解、呼吸困难等紧急情况需立即就医。
子宫脱垂是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甚至脱出阴道口外的疾病,可能由盆底肌松弛、分娩损伤、长期腹压增高、雌激素水平下降、先天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
1、盆底肌松弛:
盆底肌肉和韧带是支撑子宫的重要结构,随着年龄增长或长期负重劳动,盆底组织逐渐松弛薄弱。这种情况可通过凯格尔运动锻炼盆底肌,严重者需使用子宫托或手术修复。
2、分娩损伤:
多次阴道分娩尤其是难产、巨大儿分娩可能导致盆底筋膜和韧带撕裂。产后早期表现为阴道壁膨出,随时间推移可能发展为子宫脱垂。建议产后42天开始盆底康复训练。
3、长期腹压增高:
慢性咳嗽、便秘、腹水或盆腔肿瘤等导致腹腔压力持续升高,迫使子宫向下移位。这类患者常伴有排尿困难、腰骶部坠胀感,需先治疗原发疾病。
4、雌激素水平下降:
绝经后雌激素缺乏使盆底组织萎缩变薄,支撑力减弱。患者多伴有阴道干涩、尿频等症状,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可改善组织弹性。
5、先天发育异常:
少数患者因先天性盆底组织发育不良或神经肌肉疾病导致子宫支持结构缺陷,这类情况多在年轻时发病,常需手术治疗。
预防子宫脱垂需注意避免长期提重物和久站,保持大便通畅,控制慢性咳嗽。产后及时进行盆底肌锻炼,绝经后女性可适当补充植物雌激素。建议每天坚持提肛运动,每次收缩肛门3秒后放松,重复20-30次。饮食上多摄入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如猪蹄、鱼皮,配合维生素C促进结缔组织修复。出现明显下坠感或排尿异常时应及时就医评估。